2023电力人工智能
智创奖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华能集团、国家电投等电力央企对数智化文件的解读
发布日期:2023-05-23 来源:《中国电力报》
【第3届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大会暨第5届电力人工智能大会】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各项任务举措。华能、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等电力央企对《若干意见》进行解读,整理如下:

加快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对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推动能源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探索能源生产和消费新模式。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加快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把握对《意见》发布的理解和认识

当前,能源电力发展面临保障安全可靠供应、加快清洁低碳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快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是应对面临挑战、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意见》印发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意见》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推动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主线,聚焦电力、煤炭、油气等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需求,坚持急用先行、先易后难,分行业、分环节、分阶段提出了能源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目标、重点举措和关键路径。

《意见》有利于带动能源网络各环节的互联互动互补,跨行业协同。要求发挥智能电网延伸拓展能源网络潜能,探索多能源统一协同调度,支撑能源系统广域互济调节、新能源供给消纳和安全稳定运行。健全能源数据确权、流通、交易和分配机制,有序推动数据在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共享,打通不同主体间的信息壁垒。

《意见》为加大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组织保障力度提供了遵循。要求强化组织实施,加快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发挥相关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协同创新,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开放共享创新生态圈。加大项目、资金、政策等全方位支持力度,推动形成支持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国家电网公司加快推动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举措

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国家电网公司始终把数字化智能化作为推进电网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制定实施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纲要,编制“十四五”数字化规划,完成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支撑体系框架设计,纵深推动全业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结合公司实际,对照《意见》相关要求,重点开展4个方面工作。

(一)以数字化智能化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推动实现实体电网在数字空间的实时动态呈现、计算推演、智能决策和互动调节,全面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水平,支撑高比例新能源并网、高效利用。提升电力平衡和电网消纳能力。加快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设,构建全维度、全要素、全过程、全场景新型电力系统仿真体系和支撑平台,精准掌握“双高”电力系统运行特性。深化新能源云建设,为新能源规划建设、并网消纳、交易结算等提供一站式服务,引导新能源科学开发、合理布局。提升源网荷储协调互动水平。建立源网荷储多元协调控制的运行模式,加快新型负荷管理等系统建设,利用数字化手段聚合各类可调节负荷、储能资源,实现灵活接入、精准控制,大幅提高电网灵活性和系统稳定性。提升电网生产作业智能化水平。加快人工智能在无人机巡检、变电智能巡视、设备状态监测等领域规模化应用,全面应用一键顺控、远程智能巡视,全面提升电网生产作业效率、效益和效能。打造现代智慧配电网。全面提升配电网自动化、透明化和智慧化水平,构建全景观测、精准控制、主配协同的新型有源配电网调度模式,有效满足海量分布式电源和多元用能设施便捷接入和灵活调节的需要。

(二)以数字化智能化加快能源消费节能提效

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电力精准服务、便捷服务、智能服务水平,满足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和互动化的客户用能需求,持续提升终端消费电气化水平,促进全社会节能降耗。助力满足客户便捷互动服务需求。推动公司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和平台整合,创新构建“互联网+”现代客户服务模式,持续提升“网上国网”服务能力,扩大“一次办”覆盖范围,提升“一证办、刷脸办”实用效果。助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深化智慧车联网平台建设,做好充换电网络布局规划,形成高效、稳定、可持续的车网互动业务模式和市场运作机制,加强“车-桩-网”数据贯通融合和高效协同互动,优化智能推荐、站(桩)导航、即插即充、无感支付等充电服务,加快电动汽车有序充电规模化应用,支撑车网互动(V2G)充电桩资源纳入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促进智能化用能服务模式创新。打造智慧能源服务平台,聚焦工业企业、公共建筑等重点客户,提供用能分析、能效对标、用能诊断,节能提效方案推介等服务,深化“供电+能效”服务模式,引导客户自主开展节能改造、清洁替代。支撑服务绿电市场化交易。搭建绿电交易平台,支撑开展百万市场主体、千亿千瓦时量级的绿电交易业务,满足市场主体的绿电消费需求,激发市场主体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热情。

(三)以新模式新业态促进数字能源生态构建

充分发挥国家电网公司丰富的网络、平台、用户和数据资源优势,积极开发电力大数据产品,服务政府和行业治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积极服务电力市场主体。围绕发电企业、新型储能、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电力市场主体发展需要,分类整合信息披露内容,增加信息披露渠道,多维度、多方位提升市场透明度和用户黏性。积极服务“双碳”目标。建设全国碳排放监测服务平台、能耗监测服务平台,聚焦碳排放、碳足迹等重点领域,创新电力看“双碳”大数据应用,有效支撑精准测碳、合理控碳。积极服务能源治理。加强全国和各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运营,汇聚各类能源数据,服务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积极开发能源大数据产品,联合上下游企业,开展企业能效评估、节能分析、降碳提效等大数据应用,有效服务行业企业改善生产工艺、改进生产方式。

(四)持续夯实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基础

围绕数字基础设施、共性技术、网络安全等重点领域,筑牢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基础。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打造坚强可靠“算力”“数力”和“智力”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电网精准感知、可靠通信、全域计算能力,突出抓好企业中台建设,实现跨业务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应用。在共性技术攻关方面。结合自主研发、联合攻关和集成应用等多种方式,推进先进数字技术和能源技术融合创新,加强人工智能、电力北斗、电力芯片、智能传感等新技术攻关应用力度,为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在网络安全防护方面。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全场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全面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监测预警、应用处置和实战对抗能力。积极稳妥推进工控系统、芯片、操作系统、通用基础软硬件等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应用,完善自主可控配套支撑体系和应用生态。

展望未来,国家电网公司将加强电网全过程、全环节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全面提高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多元负荷承载能力、安全供电保障能力,加快推动电网向更加智慧、更加安全、更加友好的能源互联网升级,让电网更“智能”、让能源更“绿色”、让用能更“美好”,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数字电网驱动能源革命驶上快车道

——《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结合形成数字化生产力和数字经济,是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坚持需求牵引、数字赋能、协同高效、融合创新的基本原则,提出加强传统能源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相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释放能源数据要素价值潜力,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有效提升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促进能源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

明确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若干意见》提出,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引擎,要强化智能电网延伸拓展能源网络潜能,到2030年能源数字化智能化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融合发展对能源行业提质增效与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的支撑作用全面显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指出能源系统的核心是电力和电网。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电力行业任务最重、责任最大,承担着主力军作用。电网作为能源系统的核心环节,其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直接影响整个能源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绿色低碳水平。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以数字电网为关键载体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推动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与能源数字化智能化总体发展目标方向一致,通过电力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细化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核心任务和重点领域

《若干意见》明确5个核心任务,即实体电网数字呈现、仿真和决策;变电站和换流站智能运检、输电线路智能巡检、配电智能运维;新能源微网和高可靠性数字配电系统;负荷侧资源分层分级分类聚合及协同优化管理;电碳计量与核算监测体系建立健全。

——5个核心任务具有前瞻性与实操性,符合我国电网发展现状,为我国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清晰方向。南方电网公司提出“4321+”数字化转型总体架构,在数字电网建设方面,聚焦实时、准实时领域,涵盖物理电网及其测量感知设备、边缘计算节点、全域物联网,以及规划设计、生产、调度、市场、计量、负荷管理、电力交易等各类应用系统,有效贯通发输变配用全过程数据,支撑提升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水平,推动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强化构建数字能源生态重要性

《若干意见》提出要推进储能、氢能、综合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推进能源行业大数据监测预警和综合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打造开放互联的行业科技信息资源服务共享体系。

——电网是现代能源体系的核心平台,在能源生态系统构建中起到关键作用。南方电网公司立足网络型、平台型企业特点,推进“三商”转型(数字电网运营商、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商、能源生态系统服务商)。通过向能源生态系统服务商转型,发挥数据、算力和算法资源上的优势,统筹利用物理的、虚拟的平台资源,广泛连接政府机构、用电客户、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上下游、利益相关方,利用数字化技术解决海量主体泛在、多维时空平衡、实时双向互动等难题,带动能源网络各环节的互联互通互动,支撑构建协作创新、优势互补、跨界融合、互利共生的数字能源生态。

凸显数字化智能化应用试点示范重要性

《若干意见》提出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共性需求,依托能源工程开展多元化应用场景试点示范,包括输电线路智能巡检及灾害监测、智能变电站、自愈配网、智能微网、分布式能源智能调控、虚拟电厂等电网场景。

——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战略层面到具体实践层面进行全面推进。南方电网公司立足南方五省区地域、资源、电网等方面优势和特点,以数字电网为关键载体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因地制宜、分层分类开展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打造35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在输电、变电、配电、调度等领域率先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应用试点示范:通过对物理电网的厘米级高精度建模,让无人机高精度自动驾驶巡线,大幅提升了输电线路巡线效率,“大电网”不再“难驾驭”;通过数字孪生建模,借助智能巡视和智能控制技术,让庞大、复杂的变电设施实现了可靠的“无人值守、远程操作”;深入推进业务数字化,客户服务水平、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供电可靠性保持在领先水平,广州、深圳等6个城市年均停电时间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深圳、广州“获得电力”指标继续保持全国第1、2位;推动云边融合智能调度运行平台综合示范工程,探索与新型电力系统相适应的数字调控体系。南方电网公司相关经验和案例为后续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应用试点示范提供借鉴的路径和方法。

强调要推动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共性技术突破

《若干意见》提出了能源装备智能感知与智能终端技术、能源系统智能调控技术、能源系统网络安全技术等3项共性技术突破的目标。

——我国能源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时期,攻克装备、网络、数据等关键共性技术刻不容缓。例如:面对能源装备产业高端工控域芯片“缺芯少魂”、电力智能终端大量“卡脖子”技术、能源网络安全成为大国博弈新战场、产业安全自主控制能力存在明显短板等严峻局面,南方电网公司一是牵头上下游企业,打造全业务链条自主可控的核心设备体系,研制出首颗基于国产架构、国产指令集、国产内核、国产操作系统、国产硬件IP的高性能电力主控芯片“伏羲”,研制出国际首套基于磁电阻芯片的高精度、微瓦级、自取能的粘贴式电流传感器,研制出首套数字输电领域非电气量集成传感装备,相关技术装备批量供货超几十万台;二是建立联合攻关合作机制,大力推进自主可控信创工作,在国产中间件、数据库、CPU等实现技术突破,形成了基于国产底座的大型系统高可用高性能整体解决方案,有效提升本质安全防护能力。

提出一揽子体系化的支撑和保障措施

《若干意见》从技术、制度、标准、人才、组织、安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和保障措施,为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技术保障和安全保障。

——《若干意见》在准确把握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纵览全局提出上述措施,对解决当前自主可控技术装备支撑不足、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不足、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南方电网公司为切实推动数字化转型,专项出台《数字化规划实施机制》,从组织领导、业技融合、资源统筹、安全保障、人才队伍和激励考核等6个方面建立长效机制,为数字化转型推进注入持续动力。

《若干意见》出台后,关键是抓好贯彻落实。南方电网公司将充分发挥电力主力军作用,以《若干意见》为指导,夯实基础设施和数据资产“两大基础”,强化“四位一体”(数字电网、数字服务、数字运营、数字产业)业务赋能,提升融通创新和安全保障“两大能力”,打造“内外联动、开放共享”数字能源生态,以数字电网有效承载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构建,在南方区域率先打造能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标杆示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电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走上快车道

——《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伴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数字技术正深刻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术,不断推动全球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发电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具备了较好的数字化基础条件,在智能化领域也开展了大量的应用探索。在保障基础设施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条件下,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这不仅有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而且对新型电力系统条件下发电企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外发展现状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加速兴起,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能源行业进一步结合,成为引领发电行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动力。国际能源署(IEA)预测,仅增加数字化需求响应就可以在2040年将欧盟光伏和风力发电的弃电率从7%降至1.6%,从而减少3000万吨碳排放。另有国际咨询机构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厂数字化比例将接近19%,帮助发电企业降低运营成本27%左右,从而降低全球发电行业碳排放量4.7%。

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举措,促进相关产业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推广,抢占能源革命制高点。美国凭借数字技术优势,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石,加快工业数字化转型前瞻布局和生态打造,推动其在能源等多领域的横向覆盖,打造国家经济发展新引擎。德国从工业4.0的提出到能源转型2.0进一步实施,突出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进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纵向延伸,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瑞士、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立足自身领先的制造业基础优势,持续加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科研投入。日本、加拿大等科技强国积极部署工业互联网产业,在数字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内发展现状

随着新一轮能源革命和数字经济的加速兴起,我国持续发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加快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并针对发电行业数字化转型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火电方面,各大电力集团公司近年来均开展了火电数字化转型相关工作,但由于欠缺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多以自由、自主建设为主。人员定位安全管理、行为与故障视频识别、三维可视化、机器人巡检等大量新技术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力促进了电厂安全运行和智能管理。

风电与光伏方面,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度推进,迎来空前发展机遇。各大能源企业正在利用互联网思维整合行业大数据,并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迈进,逐步提高在设计制造、建设开发、运维管理等环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

水电方面,已广泛应用监控、保护和监测等自动化系统。同时,在智慧巡检、智慧安防、智慧运行、运维与检修方面开展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建设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

核电方面,分别在核电厂设计、工程建设、生产运营等阶段开展了数字化智能化探索,部分电厂实现了运行业务数字化、运行工具智能化、运行操作自动化。

虽然发电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领域进行了相关探索和尝试,已在某些方向或某些层面具有一定的数字化智能化特征,但与真正全面的发电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整体面临与发电行业应用融合程度不够高、关键自主核心技术薄弱、产业链协同不足、缺乏产业化生态等一系列问题。

国家能源局牵头加快推进发电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党的二十大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此背景下,3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动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强传统能源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相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释放能源数据要素价值潜力。

《意见》提出以业务数字化为需求牵引,以数字业务化进行数字赋能,推动数据资源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促进协同高效发展,充分利用新型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创新的基本原则,从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推进应用试点示范、推动共性技术突破、健全发展支撑体系、加大组织保障力度等5个方面给出了全面的指导意见。同时,《意见》还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要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有效提升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强化重大基础设施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其中能源基础设施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首当其冲。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的提高要以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为基础才能真正得到有效提升。二是要促进能源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能源行业作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绿色数字智能化融合发展是发电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绿色低碳也是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

针对国内现有产业数字化智能化问题,《意见》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经验基础上,强调需求牵引、数字赋能、协同高效、融合创新。务实提出分行业、分环节、分阶段、急用先行、先易后难的方式,聚焦电力行业发展实际需求,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及行业间的协调运行,聚焦原创性、引领性创新,加快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并指出要促进成果工程化、产业化。

《意见》明确了到2030年的具体目标,实现能源系统各环节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应用体系初步构筑、数据要素潜能充分激活,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智能感知与智能调控体系加快形成,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系统运行与管理模式向全面标准化、深度数字化和高度智能化加速转变,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系统效率、可靠性、包容性稳步提高,生产和供应多元化加速拓展、质量效益加速提升,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融合发展对能源行业提质增效与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的支撑作用全面显现。

具体行动路线

《意见》提出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加速发电清洁低碳转型。推动研究发展气象要素与新能源和水能功率与负载的关联分析;同步提升规模化基地与分布式新能源智能化水平,促进新能源发电的可靠并网及有序消纳;加快传统电源数字化设计建造和智能化升级,促进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充分发挥灵活调节作用;推动数字技术深度应用于核电设计、制造、建设、运维等各领域各环节,全面提升核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等保障水平。其中《意见》还特别指出要推进智能分散控制系统发展和应用,助力燃煤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

《意见》将智能电厂作为重点推进的试点示范场景,鼓励在技术创新、运营模式、发展业态等方面深入探索、先行先试。

关键技术方面,《意见》重点强调推动能源装备智能感知与智能终端技术、能源系统智能调控技术、能源系统网络安全技术等3类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

蓝图已经擘画,绘就还需实功。转型道路任重而道远,发电行业还需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大自主可控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制投入与良性产业生态的构建,加强数据治理、强化数据管控,完善能源数字化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撑发电行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电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应用

推进能源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是新时代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有效措施。3月2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对于指导“十四五”时期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电行业数字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针对《若干意见》具体内容,结合国家能源集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践及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解读。

政策背景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创新,推动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加速转型过渡。与此同时,社会已逐渐形成了以碳中和为代表的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共识。

鉴于我国的能源禀赋和电源结构,发电领域的低碳转型已成为影响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因素。国家能源集团围绕“智慧国家能源,连接全球能源智慧”的转型目标,在产业链协同、生态化协作、平台化发展、数字化运营、智能化生产、标准化建设6个方向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若干意见》的出台,将在指导发电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能源企业向能源流、信息流、碳流、价值流“四流合一”的能源互联网转型跨越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以下结合国家能源集团转型实践及下一步重点工作对《若干意见》的主要政策点进行案例解读。

政策点1: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加速发电清洁低碳转型

《若干意见》提出,加快火电、水电等传统电源数字化设计建造和智能化升级,推进智能分散控制系统发展和应用。

分散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研发与应用是发电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国家能源集团基于国产芯片研发的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统iDCS,在DCS系统基础上,融合了AI、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互联网、先进控制等技术,实现了设备及工艺系统故障自动诊断及预警、复杂工况下自动适应和趋优等功能,可逐步代替操作人员自主进行机组的监控和运行,使发电生产过程更加安全高效灵活环保。iDCS已成功应用于布连、上海庙、蚌埠、府谷、清远和惠州等电厂,下一步将在国家能源集团发电机组推广应用。同时,iDCS已经成功应用在国家重点核能发电厂——漳州核电厂“华龙一号”批量建设项目。

政策点2:以新模式新业态促进数字能源生态构建

《若干意见》提出,推进能源行业大数据监测预警和综合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打造开放互联的行业科技信息资源服务共享体系,支撑行业发展动态监测和需求布局分析研判,服务数字治理。

放眼产业上下游,打通信息流、能源流、价值流,建设发电行业生态圈意义重大。国家能源集团建设的生产运营协同调度(基石)系统,开辟了“一条线”带动“一大片”的工作格局,开创了能源供应链数字化智慧化运营的先河,打造了“一体化集中管控、智慧化高效协同、可视化高度融合”独具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得到了国家能源集团内外的高度认可,为能源行业和国资央企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树立了良好标杆。在2021年,先后获得国家能源集团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项目、中央企业数字化发展研究院“首批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典型案例”,在2022年获得“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电力行业优秀案例”。自系统投用以来,截至2023年2月底,累计迎接到访200余次,国家领导人先后两次视察国家能源集团,听取能源保供和系统应用情况,充分认可该公司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国家能源集团品牌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政策点3:推动能源装备智能感知与智能终端技术突破

《若干意见》提出,加快能源装备智能传感与量测技术研发,提升面向海量终端的多传感协同感知、数据实时采集和精准计量监测水平。

提高发电行业智能化水平,加强现场设备的状态感知、数据采集、传输及智能分析能力的需求迫切。国家能源集团内蒙古东胜热电作为国内首个全覆盖、全应用示范的5G+智慧火电厂,通过5G物联网对现场工业设备进行远端控制,有效提升了火电厂工业感知和分析能力。同时,利用5G大带宽网络实现了生产视频监控的灵活部署,大幅提升了检修作业及中高风险作业监管水平。江苏泰州电厂利用5G+UWB技术建成高精度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实现了智能巡检、少人值守、电子围栏、移动监控,为企业安全生产增添了可靠的“智能”防线。

2022年国家能源集团“泰州发电有限公司5G智慧电厂”和“东胜热电基于5G技术的工业无线网在智能化火电应用”成功入选“工业互联网平台+5G全连接工厂试点”名单。国家能源集团还开展了花园、北仑、宿迁、汉川等电厂的智能电厂+5G试点建设,促进以5G为代表的先进信息技术与电力工业深度融合发展。

政策点4:推动能源系统智能调控技术突破

《若干意见》提出,加快面向信息物理融合能源系统应用的低成本、高性能信息通信技术研究,实现新型通信技术、感知技术与能源装备终端的融合,提升现场感知、计算和数据传输交互能力。

深度融合大数据、AI、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在发电控制侧和管理侧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势在必行。国家能源集团“智能发电解决方案”着眼于全新的智能发电体系结构,将传统电厂“DCS、SIS、MIS”三层系统进一步革新为安全可靠与应用功能相统一的“ICS”智能运行控制系统和“IMS”智慧管控系统,将AI算法融入检测、控制、运行监控、安全、管理和服务等功能中。两个系统彼此独立同时能够安全可靠地进行信息交换,并与大数据、云平台相融合,实现了高效、环保、灵活的“大闭环”运行。

“ICS+IMS”不仅为国家能源集团火电机组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借鉴指南,对于智能算法的研究创新成果和关键技术,也为集团公司煤炭、新能源、交通运输、化工等业务板块的智慧应用提供技术基础和案例参考,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政策点5:完善发电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标准体系

《若干意见》提出,立足典型场景应用需求,加强能源各行业现行相关标准与数字技术应用的统筹衔接,推动各行业加快编制一批数字化智能化关键技术标准和应用标准,推进与国际标准体系兼容,引导各行业分类制定数字化智能化评价体系。

总结转型经验,将规划、示范与推广应用等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是高质量推动发电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发展的有效措施。国家能源集团从战略规划到顶层设计、从智慧企业建设到实施路径、从智能电站建设规范到工程实施都发布了集团级标准,牵头制定了行业标准。2020年以来,先后发布了国家能源集团《智能火电技术规范》《智能风电技术规范》《智能水电厂技术规范》《智能光伏发电技术规范》《数字化转型规划》《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十四五”总体规划》《火电智能电站建设规范》《水电智能电站建设规范》《新能源智能电站建设规范》;2022年1月,由大渡河公司牵头主编的行业标准《智慧水电厂技术导则》(DL/T 1547-2021)正式发布;2022年2月,国电电力发布了《国电电力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

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发电企业绿色转型发展

——《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我国能源及发电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出明确发展目标与具体实施路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度重视数字化工作,在数字化智能化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方面开展了诸多良好实践。《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国家电投在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突破。

加速能源企业清洁低碳转型

《意见》明确,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加速发电清洁低碳转型,为发电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明确了方向。国家电投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光伏发电装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风电装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对经营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电投自主研发的“御风”风功率预测系统,是电力和气象两个专业领域深度融合的一项重要集成创新成果,已实现规模化应用,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主研发的“逐光”光功率预测系统是行业内首个将户用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统一纳入功率预测服务范围的功率预测系统,为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提供高精度的短期、超短期及中长期功率预测服务,对促进新能源消纳、维护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保证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在水电领域,国家电投率先实现对流域电站的远程集控,首创跨流域大坝群及库区地质灾害的全天候安全监测、全流域水情信息自动预警。在核电领域,国家电投开发建设的核电信息化、数字化系统,有力地支撑了核电产业管理和业务水平的提升。在火电领域,除常规智能模块外,国家电投还将人工智能应用在大比例掺烧、协调控制、早期预警、状态检修等方面,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全链条数字电厂建设,有序推动火电绿色转型。

《意见》的出台,将推动国家电投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和水能功率预测技术的完善升级,加快火电、水电数字化设计建造和智能化升级,积极发挥新型储能灵活调节等作用,在供给侧清洁低碳转型中实现更大作为。

加快需求侧能源综合服务能力提升

《意见》明确,以数字化智能化用能加快能源消费环节节能提效,以新模式新业态促进数字能源生态构建。国家电投在转型发展中,坚持推动从传统发电向用户侧延伸,把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作为重要发力点、创新点和增长极,积极向智慧城镇、集群楼宇、产业园区及用能终端用户拓展,打造了一批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天枢一号”作为国家电投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智慧能源管控与服务平台,集成了能源预测、调控、运维等9类功能于一体,采用“横向跨界融合、纵向业务贯通”的系统集成,实现能源网、政务网、社群网“三网融合”,打造“天枢云”生态,支撑智慧城市、美丽乡村建设。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是促进能源供需有效匹配的关键驱动。国家电投在国内首先提出“雪炭行动”,立足能源消费侧,创新提出发展建设综合智慧零碳电厂,与分布式能源、储能及建筑、交通等能源需求元素相结合,与智能系统相配合,集成调控源、网、荷、储元素,使能源的利用更加清洁、安全与稳定。通过发挥建立在用户侧的优势,综合智慧零碳电厂有效解决传统发电企业“重发、轻供、不管用”的问题。截至目前,国家电投已经有多个综合智慧零碳电厂建成投运,在建项目近40个,有效推动需求侧能源管理水平提升,为保障能源安全注入新动能。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涌现,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能源”与“数据”两大要素正在深度融合。国家电投将把握《意见》出台带来的机遇,发挥专业化优势,进一步提升需求侧能源综合管理水平,以数字化智能化用能推动消费领域节能提效。

强化数据管理推动数据价值发掘

《意见》明确,推动能源数据分类分级管理与共享应用,推动加强数据安全治理,有序推动数据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共享。数据是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核心驱动要素,国家电投牵头建设运营的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互联网重大专项工程之一。该平台通过国家引导、行业共享,整合电力行业源、网、荷、储,以及设备制造与工程建设等各个环节信息,以及各类能源产业链信息,汇聚能源生产、经济、消费、安全等数据,构建可感、可知、可视、可控的数字化平台,培育开放共享的能源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打造“国家智慧能源大脑”。

数据的关联方交叉复杂,不同主体间数据壁垒问题是数据挖掘的关键。国家电投通过建立健全数字化转型体制机制,完善顶层设计,全面推进6类主数据治理,制定主数据管理标准18个,实现主数据统一标准、统一系统、统一源头、统一运维审核。通过持续建设产业数据中台,初步建成全球最大的新能源集团化数字化平台,支撑国家电投开展生产经营管理。

《意见》为打破数据壁垒,推动数据共享,实现数据价值赋能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提出了实施举措。国家电投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发挥产业优势,有序实现数据互通,规范数据使用,为数据便捷应用创造良好条件,严格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做数据价值赋能新型能源体系的实践者、引领者。

加快技术突破拓展多元场景试点示范

《意见》明确,推动共性技术突破,推进多元化应用场景试点示范,加强试点示范项目评估管理。能源数字化智能化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加强自主关键技术的开发,并在试点示范中不断完善。国家电投倾力打造核电软件自主创新之路,牵头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电关键设计软件自主化技术研究”课题,成功研发了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关键设计软件“COSINE”,为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安全分析、工程设计、模拟仿真、培训教学等领域提供了核电软件支撑,助力我国向核电强国目标迈进。

国家电投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强化与数字化智能化领域头部企业的战略合作,高质量完成天枢体系设计,不断提升天枢云、天枢一号功能建设,以开放构架打破边界,落地场景丰富,可以实现交通、医疗、学校、园区多种应用场景全覆盖,为综合智慧能源多区域、多场景的管理提供统一的解决方案。

国家电投将根据《意见》要求,加大先行先试力度,在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试点和场景示范方面不断探索,开拓智能电厂、新能源及储能并网、智能微网、氢电耦合、电碳数据联动监测、综合能源服务等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新场景,强化示范试点项目经验总结,推动其在能源转型中发挥实效,为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成果全面推广提供支撑。

活动报名

sign up

联系我们:

2024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大会暨电力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

电话:171 8013 4127(微信同号)

沪ICP备16049902号-10

公司简介:

上海共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第2届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大会暨第4届电力人工智能大会的承办方之一,公司承接设计、制作各类广告,会务服务,展览展示服务,企业形象策划,市场营销策划,公关活动策划,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策划,商务信息咨询,市场信息咨询与调查等。

关注官方公众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