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网甘肃电力着力打造“零碳”智能黑灯库,将数智化技术融入电力物资供应链服务各个环节,依托机器人等设备和物联网等技术,不断提升物资响应效率,增强物资供应服务保障能力。
物资调取更智慧 仓库熄灯不“打烊”
在近乎全黑的环境中,智能机械臂流畅精准地抓取物资,自动引导搬运车沿着既定路线平稳行驶,堆垛机有序完成物资上架……这是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张掖检储配一体化基地“零碳”智能黑灯库的日常作业场景。该基地是国网甘肃电力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的建设成果之一。
物资供应链智慧高效是电网建设的基础。近年来,国网甘肃电力积极落实《国家电网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发展行动方案》工作要求,着力建设“零碳”智能黑灯库,将数智化前沿技术融入电力物资供应链服务各个环节,不断增强物资供应服务保障能力。
5月8日,张掖供电公司因需线路抢修,申请了一批高压电缆附件。张掖检储配一体化基地仓库操作员接到申请后,在仓储管理系统中输入了所需高压电缆附件的实物ID,系统精准定位到物资所在的立体货架位置,并同步调取了物资的规格型号等详细信息。随后,仓库操作员通过系统下达调度指令,自动引导搬运车按照最优路径驶向目标货架,调取相应物资并平稳转运至出库区。从该公司递交申请到物资备货完毕,整个过程仅用了30分钟。
在“零碳”智能黑灯库里,小到螺丝钉,大到变压器,所有的物资都拥有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证”。基于此,2024年,国网甘肃电力组织物资专业骨干成立了专项团队,创新开展“三码合一”实践。团队成员开展技术攻关优化系统接口,打通了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与仓储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制订了统一的编码规则与数据标准,并将每件物资原本的物资编码、储位编码与作业流程码合并为一个实物ID。相关单位申请物资时,仓库操作员只需在仓储管理系统中输入实物ID,即可一键查询相应仓储物资的规格参数、存储要求、有效期、实时位置状态等全部信息,进一步优化了物资从入库、存储到出库的全流程数字化跟踪与可视化管理。
“以前各系统数据不互通,我们调取物资时要登录不同的平台,输入不同编码来获取需要的信息。有时候由于信息偏差,我们得翻找好几个货架才能找到相应物资。”提到仓储物资调运的变化,张掖检储配一体化基地仓库操作员李韶峰说,“现在我们只需要在仓储管理系统里点几下,就能清楚看到所需物资的货架位置,还能操控自动引导搬运车将物资运到出库区,调配效率比以往显著提升。”
李韶峰提到的自动引导搬运车,是“零碳”智能黑灯库众多“数字员工”的一员。在这里,搭载先进人脸识别和实时盘库技术的机器人“数字员工”是负责调取仓储物资的主力。“零碳”智能黑灯库中的自动引导搬运车、智能称重平台、自动输送线等“数字员工”协同作战,通过稳定高效的通信网络与仓库控制中心建立联系,依托物联网技术形成了智能闭环控制系统。“我们通过系统下达指令,‘数字员工’便相互配合准确找到相应物资,并完成分拣、搬运等动作。”张掖供电公司物资部负责人祁峰介绍,“原来需要多人配合的体力活、精细活,现在都由‘数字员工’包办了。仓库物资调取彻底从‘人找物’转变为了‘物等人’,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
据了解,基于数智化前沿技术的应用,如今“零碳”智能黑灯库的物资管理效率倍增,拣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超50%,拣货准确率达99.99%,仓储物资盘点用时缩短60%,实现了“分钟级”的物资响应能力。
“零碳”智能黑灯库的“零碳”,不仅意味着“数字员工”自动化作业脱离对照明的依赖,也是仓库绿色用能的体现。仓库屋顶上540平方米的光伏板如同能量收集器,将充沛的阳光转化为清洁电能,为仓库日常运行供电,配套的储能设备则保障了仓库在夜间或光照不足时的稳定用电。不仅如此,光伏板发出的电力还带动仓库内的充电桩,为仓库内7台新能源叉车、扫地机提供绿色动能,构建起了“自发自用、余电存储”的清洁能源微循环系统。黑灯库运行过程中不用开灯,减少了90%的照明能耗。经测算,该仓库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30吨,其“无人值守、全程可控、零碳运行”的运营模式,为全国电力行业仓储设施的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参考。
2024年,张掖检储配一体化基地被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授予“一级绿色仓库”、五星级“星级仓库”、三星级“零碳仓库”标识。
公司简介:
上海共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第2届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大会暨第4届电力人工智能大会的承办方之一,公司承接设计、制作各类广告,会务服务,展览展示服务,企业形象策划,市场营销策划,公关活动策划,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策划,商务信息咨询,市场信息咨询与调查等。
关注官方公众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