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岑滢 屠永伟 6月20日获悉,浙江杭州供电公司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电网中的创新应用,通过“人工智能+电网运行”“人工智能+设备管理”等领域的实践,打造超大城市能源电力人工智能创新先行地。 何为“人工智能+电网”? 据杭州供电公司介绍,当前杭州电网面临四大挑战: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达488座,变电容量超1.13亿千伏安,运维压力持续增大;新能源装机达560万千瓦,出力波动频繁;全域供电可靠率99.99886%的高标准下,客户对“用好电”需求日益提升;高峰期日均1500余个作业现场的安全管控难度加大。 人工智能技术正是破解这些难题的“金钥匙”。例如,杭州供电公司创新研发的“杭电光擎”系统,基于光明电力大模型,可以秒级解析1800余个母线节点、1400余条高压线路的复杂拓扑关系。“过去制定负荷转供方案需15分钟,现在只需2分钟。”该公司调度员演示了系统如何自动生成最优方案。 让电网会“思考”:一个创新平台的实践 在杭州,源网荷储智慧保供平台实时调控电网运行。该平台通过知识图谱和推理引擎,在迎峰度夏期间联动虚拟电厂形成190万千瓦可调能力,相当于新建一座中型火电厂。平台还创新“电力+气象”分钟级联动机制,使新能源超短期预测准确率达98.92%,助力杭州实现“主变零重载、断面零超限、线路零过载”的目标。 让设备有“管家”:机器狗巡检背后的变革 在220千伏世纪变电站,一台机器狗正自主完成设备巡视。这是杭州电网“空天地一体化”巡检体系的缩影。通过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组成的多智能体系统,变电站巡视时间从3小时压缩至40分钟,典型缺陷识别准确率超90%。 在配电网方面,10万座配电站房如今有了数字孪生管家“米特”。它能根据天气、设备状态自主编排巡视计划,5分钟内完成异常研判。“相当于给每个设备配了专属医生。”杭州供电公司员工刘兴业介绍,系统投运后累计减少人工巡视2000余次,亚运保电期间效率提升60%。 让安全监管拥有“智慧之眼”:赋能电力安全新范式 “未规范穿戴安全帽!”在110千伏电缆施工现场,AI全景布控球实时发出告警。这款智能监控终端内置28类违章识别算法,通过分析近10年3.5万张作业图片构建的样本库,实现高风险作业智能锁定和违章实时告警,使安全督查效率提升10倍。 “基于光明大模型开发的‘杭电光擎’实现了电网的实时预警和智能决策,切实提升了工作效率,推动城市供电可靠性居于全球领先。”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高文胜评价。 杭州供电公司将推进数字孪生电网建设,深化具身智能应用,联合清华大学等机构打造电力AI生态圈,力争实现电网生产、经营管理、客户服务全环节智能化。
公司简介:
上海共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第2届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大会暨第4届电力人工智能大会的承办方之一,公司承接设计、制作各类广告,会务服务,展览展示服务,企业形象策划,市场营销策划,公关活动策划,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策划,商务信息咨询,市场信息咨询与调查等。
关注官方公众微信号